联系电话:0592-5996021

厦门金鸡亭中学

地址、电话
公司黄页

厦门金鸡亭中学

  •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 联系电话:0592-5996021
  • 单位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西林西二路

福建厦门市相关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欢迎光临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体育场厦门市金鸡亭中学位于西林东里1号金鸡亭花园小区内,背依云顶山,幽静宜读书。学校2012年有30个初中教学班。金鸡亭中学兴科研,强队伍,抓质量,创特色,逐步形成了常规工作科研化、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四名教育(名作、名曲、名画、名影视)”日常化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是厦门基础教育引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是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校”、思明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校”、厦门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学校”、厦门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示范单位”。曾有有北京、黑龙江、南京、无锡、杭州、重庆、湛江、成都、临沂、海口等省、市区组织的教育考察团莅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参观考察。

改革鼓点声声,课改春风阵阵。在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学院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厦门实验区实验方案》和市教委、市教育学院的有关要求,制定《金鸡亭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树立课改新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组织实施,努力构建以思想道德为核心,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以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为保障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体系。

一、转变观念,深入研究,全面完整实施课改试验方案

课改实验工作一启动,学校成立了以郑训龙校长为组长的试验领导小组,下设课改办公室、学科指导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对厦门市金鸡亭中学课改实验验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实验进程中,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教学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同研讨,不断探索,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传统教学观念与课改新理念的矛盾

课程改革蕴含着素质教育的崭新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有的教师在过去长期使用旧教材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娴熟的知识教学基本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面对新教材,在教学方法处理上,颇感不适应。《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这次课程教材改革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光强调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更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甚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明确指出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把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的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理念的改变乃当务之急,重视对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先后组织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学习:

(1)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暑期和寒假通识培训,每位教师撰写一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可谓学有所得。教科室已把这些心得体会汇编成册。

(2)做好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改文件,利用星期三教师政治学习的时间观看暑期通识培训的部分光盘。

(3)组织承担课改实验科目的老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深入理解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并要求每人每个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和一篇个案。

(4)校领导、有关处室主任和课改教师先后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报告会和创新研讨会。

(5)学校购置许多的有关课改教学理论方面书籍和音像资料,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

(6)邀请市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易化做学术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情况介绍》;市教科所所长谭南周做学术报告:《教育科研论文撰写的若干问题》;市教科所胡胜利做学术报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7)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推广“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研讨模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课改实验责任心和紧迫感,能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和适应程度,为课改实验的实施和未来的滚动推进奠定必要的课改理论基础。

2、教材内容多、学生活动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新旧教材比较,删去了一些旧内容,增加了现代化新知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进程,活动多,凸显授课课时不足,这一矛盾成为课改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1)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线,同教师共同研讨《国家课程标准》,理解新教材的编写要求,鼓励课改教师用新理念、新方法大胆处理教材。在没有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各部分教学任务。

(2)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多渠道利用教育资源。在教学硬件上,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课堂,已有的教室和3间理、化、生实验室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开通校园网和宽带网,拓宽教师和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

(3)充分利用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有教学设备,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幻灯片、模型、教具,改进小实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4)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生物科的案例调查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科的问题导学法,教师对新教材作增减处理、设计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历史学科的活动与探究,是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有小组讨论、小游戏、故事会、小制作、看图分析、动动手等。

(5)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作为教学研究的,各学科教研组研究活动每周一次,定人主讲,逐单元逐节课讨论。

(6)鼓励教师撰写课改总结,在校办刊物《教研之窗》交流探讨。

3、基础知识教学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矛盾

《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对基础知识教学抓得比较紧,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不够的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几条措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开展合作式学习,变“教师为”为“学生为”,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第二,课后要给学生布置小实验、小制作、小调查、小观察,指导学生阅读,或上网查询与本学科相关的资料。第三,利用活动课给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发展史,并在科学方法上加以指导,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向学生开放,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第四,鼓励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写出报告,教师给予指导。

二、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全面解读验证新标准新教材

2001年9月,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史、地、生、体、音、美六个学科首先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其中历史科和生物科是厦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学科基地校,2002年9月以后滚动推进到其他学科。我们认为,承担课改任务的老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是做好课改实验的关键。启动课改工作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校级观摩研讨活动:课改观摩研讨;非课改科目“旧课新上”的观摩研讨;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常规教学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

通过观摩活动,广大教师对课改的理念及与课改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各教研组认真评议的基础上,为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厦门市金鸡亭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先后召开四次校级课改观摩研讨会。研讨会上,开课教师做了授课说明,各教研组代表做了点评并交流了对本学科课改工作的做法和思路。通过研讨,由点带面,使广大老师对课改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

通过观摩活动,改变以教师为的结构和学生旧的学习方式,将教学的传统知识灌输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的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全体老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创造机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历史课堂教学通过“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练一练”、“手抄报”、“历史小论文”、“课堂小辩论”、“课堂讨论”、“专题辩论”、“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解放学生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时间,使学生勤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生物科的案例调查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科的问题导学法,教师对新教材作增减处理、设计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课改,推进学校教育科研进程

1、加强课题管理,建章立制

课题研究是突破课改及难点的重要途径。学校颁发《金鸡亭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和《金鸡亭中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及奖励条例》,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课改。鼓励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情感及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并积极申报校级和市级的科研课题。各教研组制定科研、课改工作计划,确定校级科研课题,初步形成校本课题和市级课题的科研网络,抓课题研究的落实,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材料,有阶段小结,形成市级和校级课题研究体系。校领导带头进行课题研究,真正做到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

2、科研氛围浓厚,成果显著

(1)、营造学校课题研究的氛围,教师普遍具有课题研究的意识,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面较广。教师中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科研人数达到,其中包括:市“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两个:郑训龙校长主持的《中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全校科任教师都参与;吴金忠书记主持的《陶行知“真人”教育与新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组成员10人;市级首批课改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问题的研究》,课题成员4人;校级课改课题15个,课题成员50人。

(2)、初步形成以市级课题为龙头,校级课题为辅助的课题研究网络。

实行课题分级管理,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3)、重视应用性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推广,课题研究有实

效。已经出版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著《实践与探索》(郑训龙校长主编),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案例和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4)、校级科研刊物《教研之窗》创刊2012年已编印58期,刊发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文章500多篇,近百万字,与各校交流,效果良好

(5)、先后编印《金鸡亭中学教育教学论文汇编》(四、五)、《金鸡亭中学“旧课新上”案例汇编》《金鸡亭中学课改心得体会》(一)、《金鸡亭中学素质教育案例选集》(一)、《金鸡亭中学首届陶研论文汇编》等。

(6)、2001年9月启动课改实验以来,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教师有60多篇课改论文或者案例在市级以上专业学会或者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

以课题研究和教育科研促进课程改革是厦门市金鸡亭中学课改实验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问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问题等,教师在教育科研及其应用研究中,不仅逐步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品位。

3、办好《教研之窗》,形成特色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在郑校长的严格把关下,《教研之窗》先后编印了“初一年课改实验研讨专集”、“中学语文研讨专集”、“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专集”、“中学德育研讨专集”和“课改观摩课研讨专集”、“2002年课改阶段总结交流专集”、“课堂教学创新案例专集”等58期,刊发了刊发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文章500多篇,近百万字,一篇篇文章汇聚了老师们勤于实践,勇于理论探索的心血和智慧,也凝聚了校领导关注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殷切期望。《教研之窗》成为倍受广大教师欢迎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交流园地,对提高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档案管理,分门别类,全面规范课改档案专项管理要求

档案管理是课改实验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我们建立了以下几种课改档案门类:上级课改实验的有关文件,校内课改实验的有关文件,课改实验通讯报道,课改心得体会及论文,个案分析,课件制作,教学录像和录音材料,课改学科教师业务档案,家校联系等等。市课改调研组认为,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档案材料很有特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学校把课改工作放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真正溶入学校的工作之中。档案材料翔实,规范有序。材料非常好、实在,是一种很好的建档方式。”

五、组织选修课、活动课教学,探讨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1、在选修课安排上,根据实际开设了文学欣赏、演讲技巧、英语口语、数学竞赛、书法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计算机教学等课程。

2、在活动课安排上,开设了音乐合作与作品分析、电脑网络知识和网页制作、环保教育、旅游地理、厦门历史变迁及人文景观水土人情等课程,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保证活动课有具体内容并活动课的评价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六、探讨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在改革原有评价办法的基础上,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评价,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2)学生生活经验的评价,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提练和超越,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得出结论;(3)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体验喜悦、成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实验过程、调查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动手能力,学会合作。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如地理科让学生把认为的作业、小制作、小论文、课前收集的材料等装入袋中,老师定期进行抽查和评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

3、尝试建立课改学科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课改学科以促进学展为出发点,加大综合能力的评价,把学习态度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把平时课堂讨论发言、制作、实验、撰写小论文、制作手抄报、参观、调查活动、竞赛活动、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列入评价的内容。

单位地址
单位名称: 厦门金鸡亭中学
公司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西林西二路